2011年11月2日星期三

出櫃就得離家?

如果父母都無法接受孩子… 出櫃就得離家?

Published by China Press as a 4-page feature on Aug 20, 2011

一般人對生活和人生的認知,不外是成長、工作、結婚、生育、和孫子玩樂。只是大家有否想過,孩子未來的伴侶,很可能是一個同性戀者。

相信沒幾個人會有這樣的"大膽假設",因此,當"事實"擺在眼前,往往會出現不可想像的激烈反應,除了傷心,更可能導致家不成家。

家,永遠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依靠和庇護。靜心一想,倘若,家中真有"同性戀"兒女,如果父母能嘗試打開心房去了解他們、保護他們、愛護他們,孩子,始終還是會回家,而這個家依然還是完整無缺的,不是嗎?

同志之間的"另類"關係,在許多人眼中,仿彿就像史提芬史匹堡的外星人電影般,屬于"第三類接觸",感覺就是"神秘、怪異",很難被接受,甚至感到恐懼,所以才會出現像"恐同"(恐懼同性戀)這種現象。

同志願不願意"出櫃",是很個人的事情。有些大方表明"我是",有些就盡量低調,能不見光最好。而馮啟德(Pang Khee Teik),就絕對屬于前者。

醉心藝術的馮啟德有很多身分,是寫作人、攝影人、藝術工作者、中央藝術坊Annexe Art Gallery的藝術活動總監等等。

記者最初用短訊聯絡上他時,還小心翼翼說:"你願意在報章上曝光?還是只訪問不拍照?"他回复時再三強調:"我是完完全全開放,拍照沒問題。"很"豁達",亦不畏懼外界眼光。

他讓我想起美國一部女同志電視劇《The L Word》。里頭其中一個角色"Bette"是加州藝術中心的總監,才情出眾,忠于藝術。有次她毅然辦起一項被一般人認為扭曲與違反了"社會、人性道德" 的展覽會,而遭外界猛烈抨擊。不過,她還是咬緊牙關撐下去,做自己認為沒有犯錯的事!

 而對馮啟德而言,其實並沒有所謂 的Gay權益、Lesbian權益、華人權益……在他心中只有一個權,就是"人權":"是平等的人權,因為我們也 是人……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有人權,只是不被承認,那是因為人們都不明白。然而,在幫助人們明白之前,我們一定要夠成熟,去明白和了解自己,只要你能了解自 己、接受自己,就沒什么是值得害怕的。"


說是家人,怎生排斥!

他認為,同性戀者跟異性戀者一樣,會做錯選擇、想法會有偏差什么的,但同樣地,他們也跟異性戀者一樣,也有回饋社會的能力、做出讓國家光榮的事、能領養孩子、給予孩子愛。

然而很殘酷的是,在被世人所"唾棄"之前,很多時候,同性戀者最先被最重要的家人所唾棄。"這是很讓人傷感的事實,有些父母說,我不要我的孩子是 同性戀,因為這個世界對同性戀都太嚴酷了,我不想他們痛苦。然而很多父母都不明白這世界是多么地殘酷,所以他們對待孩子,反而跟一般世人對待他們一樣。"

在他的認知里面,父母、家人、家庭是他最重要的心靈依靠,若能得到父母的諒解,那將會給予他足夠的力量,一起攜手去面對世界的殘酷。反之,那就可 能會徹底毀了一個"家庭"的意義。"對我而言,世界的人不了解我沒有關係,但如果我的父母能諒解我,那這世界對我來說,就會變得不一樣。"

他表示,瑪麗娜馬哈迪(Marina Mahathir)曾說過,社會是由無數的家庭所組成,很多人都認為同性戀毀了家庭和社會的和諧,但,若父母嘗試去接受他們的孩子,大家還是一樣去逛街、 旅行、共餐,那整個家庭都還是完整無缺無變的。如果家人關係親密依舊,那這個社會又怎會沉淪呢?

然而讓人覺得可悲的是,很多年輕一輩的同性戀者,大都選擇跟朋友、同事或其他人出柜,就是不向父母坦承。"這是極大的一個諷刺,因為家人才是一個人的頭號依靠。"

 

浪費12年不算慘有人浪費一生

說到的同志路,馮啟德說,自己十三四歲就察覺到自己的性取向。"因為我發現自己對人的感覺,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,而且我也常常被取笑,被人拿來開玩笑,再加上我讀了一些有關同性戀的文章,于是我開始了解自己。

但是,就像很多同性戀者一樣,他也曾經很討厭自己,並反問為什麼自己不能像其他人一樣?為什麼自己那麼地"不正常"?

"我大約14歲時成了基督教徒,之后足足有12年,我很努力壓抑自己,要自己轉為異性戀者,因為我覺得自己很不對、很不妥。所以整整12年,我都 在壓抑自己的情感,可以想像嗎?當你遇到喜歡,覺得有機會發展的人,但你卻必需先強迫對自己說'不行!',那種滋味是多麼地痛苦?"

即是,在別人傷了自己的心之前,你其實就得先自行傷了自己,一直生活在一個無止盡的心碎當中,直至麻木,再也感覺不到自己的心。

"那12年我就是過著那樣的日子。但我還是認為自己是幸運的,因為我只是浪費了12年,有些人浪費了一生,有些人則因為壓力,或害怕寂寞,于是跟一個根本不愛的人結婚。"

 

人要獨立負責就沒有什麼好恐懼

馮 啟德認為,一個人學會獨立自主是很重要的,一來他可以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、有自主 權,從中亦可學會如何"自制"。"就像一個國家,如果我們獲得 獨立的機會,你就一定會學習如何獨立、你也將學會如何承擔自己的錯誤、如何處理后果,而這段過程將同時讓你成長……所以同樣地,你也要學會為自己的榮耀感 到驕傲,你總不能一直順從別人的意思去生活。"

一樣的道理,他說,同性戀者要學會自主、自制、主宰自己的身體。而這個"獨立",並不是單一指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,而是"擁有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的權力"、"擁有自己決定的權力"。

"你要充分了解為什麼你的身體、情感會是這樣,你要明白為什麼會感覺害怕、激動、愛意,當你感覺到這些,你就不會慌張。很多時候同性戀者就因為慌張而做錯選擇,因為怕寂寞而選錯對象,以為這樣可以克服自己的寂寞。"

"當你有自知之明,自我意識強的時候,你不會害怕。當然,在做選擇的時候,你也可能會出錯,但至少你是負責任的。而且,就因為沒有人會為你承擔責 任,所以你反而會在行動前,更加倍深思和學習。一個人透過學習才會趨向成熟,但如果沒有給予機會學習,那又該如何變得成熟呢?"

你未必要認同 但請不要歧視!

 

同性戀千年史

同性戀不是現代產物,也不是純西方文化,而是流傳數千年的世界史實。古希腊貴族及傳說中的神,都是自己的同性戀伙伴;而中國歷史上也大有好男色的皇帝,這些情史最后還演變成"斷袖之癖"、"龍陽之好"、"斷袖分桃"等四字成語。


怕寂寞而選錯對象,后果更寂寞

獲諒解心不孤寂

報導:朱燕芬

馮啟德目前有一個要好的同伴,而且也被家人接受。肯定的,媽媽最初聽到他出柜,也曾經傷心,並會有意無意地"提醒"他,說他應該要結婚,待老來就有人照 顧,不會感到寂寞。  這時他望著媽媽,跟她說:"做為一個人類,你都沒有過感覺寂寞的時候嗎?任何一個人,在內心深處都有他孤寂的一面。"

 

"我 告訴我媽,我不會再感到寂寞,因為你們是很好的父母,你們沒有做錯什么導致我是同 性戀,只是,這就是本來的我。由于你們的好,所以我學會了獨 立、學懂依靠自己,于是我不再感到孤寂,因為我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和同伴。不管我是獨處、跟朋友一起、身處在人群中,我都不再害怕。",他懇求父母也不要 害怕,因為這個路程,他們可以一起攜手走過。

只是他認為,當一個同性戀者打算向父母坦承的時候,大前提是,他一定得要循序漸進,先做一些"事前準備",而不是任性地"想說就說",讓父母自行去承受接下來的心理煎熬,畢竟除了自己的感受,也要顧及其他人的感受。

而他有些朋友的做法是,先跟身邊親密的親屬出柜,到你真正向父母坦承的時候,至少在心理上與精神上,他們還有親屬的支撐,從中也讓父母了解,他們的孩子還是被人接受的。

至于他,就試過先從"哥哥"張國榮自殺事件開始。原來他媽媽曾擔心,萬一兒子也走上這條路,怎辦?但他告訴媽媽,張國榮自殺是因為其他緣故,跟他的性取向無關。

他還記得,在"哥哥"訃文上,其同性好友"唐唐"也在家屬名單中,而且排列在最重要的位置,這說明了,張家欣然接受"唐唐"也是他們的一分子。

"對父母負責不代表永遠欺騙他們,有時候,有些愛是必需經過'痛苦'才會走得更長久,但那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傷害,而是你要幫助他們去克服,他們對 你的期望。打破想像是痛苦的,但如果你不去打破它,你永遠無法邁入另一種感情的昇華,剩下的只是彼此在做戲。所以重要的是,你要懂得如何去應付它。"

 

坦然立足社會,化解父母憂心

他不諱言,其父母曾也擔心兒子會被社會唾棄,但他對父母說:"我沒有被拒絕,我依然 有很多朋友,很多人也很尊重我的工作。我這一生中,在世上唯一 不了解我、不接受我的,或許只有我最親密的父母。很多人都明白,我希望你也能明白,因為你們對我而言,是生命中最有意義、最重要的。"他不認同,同性戀是 背叛家人的說法:"他們只是嘗試要追求他們的幸福與快樂,並希望這份快樂能獲得父母的支持。很多人傷害自己、折磨自己,其實都是為了想得到父母的一點點祝 福,然而很多父母都殘酷地對待他們。"

"當初,我給媽媽時間去思考,我說,我很愛這個家,我很想常常回家吃飯,但如果 家人都不能接受我,那我回家吃飯的意義又是什么呢?我可以很獨立, 但在獨立的同時,我並不想沒有她的同在,我接受你們是我的父母,然而你能接受我這個兒子嗎?父母和伴侶都是我生命中的至親,若兩方無法共存,那將會把我的 生命撕成兩半。"

有一次新年,馮媽媽曾主動要兒子邀請伴侶回家吃飯,連封給其伴侶的紅包"數目"也跟兒子一樣。"為了表示心意,我的伴侶也送一盒燕窩給媽媽,除了表示敬意,'窩'其實也代表了一個家。我不覺得她完全明白,但她接受了我的快樂,亦知道我並不是存心讓她不開心的。"

可是,他有些朋友就沒那么幸運。"我有一個朋友被父母接受了,但他的伴侶卻被父母拒絕,甚至趕出家門,禁止家中兄弟姐妹去找他,就因為婆婆接受了 孫子,他媽媽也因而停止去探訪那婆婆……這是多么被扭曲的家庭,我聽了都想哭,為什么要如此憎恨自己的孩子,他們並沒有做什么傷天害理的事。"

 

憎恨排斥製造更多問題

馮啟德表示,根據全球統計,同性戀者的自殺率,比異性戀者高出三至六倍。這當中有好幾個原因,比如,他們在學校受欺負,同學拿他們開玩笑、老師不了解他們。

"但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,當我們面對敵視的環境,至少我們還可以回家,因為我們知道家人可以被信任,家人會保護我們。但很多同性戀者都沒辦法相信 家人可以保護自己,因為他們聽到父母說了一些對同性戀者很惡劣的話,所以當他們在外面受到欺負,你覺得他們會回家告訴父母嗎?"

那種孤立孤獨和無助的痛苦,的確很難想像!而很不幸的,在他看來,很多青少年都未有足夠的人生經驗去看透,但他們有選擇生活的權利。

"如果他們一直面對的,是被各方排斥、取笑、憎恨,他們根本想像不到自己還可以擁有未來,如果持續認為自己的一生就是要這樣過,無法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你可能就會問:生存的意義是什么?"

于是,很多年輕人都選擇放棄自己的生命。"從這一點,我就領悟到,家人一定是擺在第一位。家人一定要努力嘗試去了解他們,而不是拒絕他們,對自己的孩子,或對親友、鄰居的孩子亦是。"

他表示,在南美洲有一項研究顯示,"LGBT青少年"(LGBT即是:Lesbian、Gay、Bi-Sexual、Transgender,女同性戀、男同性戀、雙性戀、變性人)其實分兩個組合,一組是被家庭所接受,另一組是被家庭拒絕的。

結果研究發現,被家人拒絕的那一方,往往都是自殺、有暴力傾向、染上愛滋病毒、透過性關係感染病毒的"高危群"。從這個調查所得,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個局面?"當被人唾棄的時候,人將變得絕望,于是會做出一些冒險行為,去填補自己所失去的。"

 

自己權益自己爭取

很多人認為,同性戀是不道德行為,若有人問他這個問題,他會說:"那我會想問,選擇異性戀是因為它符合道德規範嗎?你不會這樣告訴自己吧?你會對那個人產生愛意,是因為你的身體告訴你,你對他是有感覺的,就是這么簡單。"

他不否認,很多會以"變態"的眼光去看待同性戀者,他亦曾經是"一分子",不過后來反問自己:"愛,到底哪里出錯了?"

"很多人都把它跟性聯想在一起,然而性只是很多方式中的其中一個用來表達愛意方式,一起逛街也可以是一種愛的表現,我們大家其實都在做著同一樣的事情啊,不是嗎?那有什么問題呢?當然,這是比較不平常的事,同性戀者的'不同",其實只在于'外觀'。"

只是,大馬的"恐同"現象,原來還滿嚴重的。他認為,除了一些刑事法典會讓人誤以為這些條文是針對同性戀者而設,亦會間接讓人們進一步認為,同性戀是"有罪"的。

但讓人吃驚的是,他說,在很多同志網站,其實可以看到很多大馬人喜歡對同性戀者發出死亡恐嚇郵件。

"很遺憾的是,有些在中學或大專很好的老師、講師或教授,在被學生發現性傾向后,竟收到黑函,還被威脅每月要付給他們多少錢,以便他們的性傾向不被揚開。

而問題是,就因為同性戀者覺得自己在這里不被保護,因此大家都選擇沉默,但這其實也導致'更多罪案發生在無辜的人身上',因為他們無能為力,只能默默承受。"

問他,可有想過移民?他爽快地說:"沒有!這里是我的家,我喜歡住在這里,而且我活得很開心。我只希望更多人能開明地看待整件事,希望大家都有機會做自己的選擇……我想,越來越多同性戀者也明白,如果現在不去爭取你的權利,沒有人會幫你爭取的。"

你未必要認同 但請不要歧視!

 

發展才能,對社會有貢獻!

同性戀不代表會讓社會產生不安,或對社會毫無貢獻,相反的,有些同性戀者在藝術、時尚、人文、科學等方面,取得不凡成就,貢獻良多!

 

你要先止血,還是找箭的來源?

用自重來療傷

報導:朱燕芬

同性戀者,其實跟一 般人無異,他們除了同樣要面對工作、家庭、生活上的壓力,同時間還得面對內在(自己)和外在的歧視眼光。他們痛苦,對他們心生憎恨的人,心理上也不見得好 過。不過,這位已接受自己的同性戀者卻認為,無論外人接受與否,最重要的,還是你自己……正所謂"先止掉自己的血,才有能力幫別人止血",連自己都沒辦法 抬起頭,別人又怎會尊重自己呢?

Adrian本是大馬人,但已經"離家"十多年,目前在英國工作、生活。這十多年來,他接受過不同的心理輔導,現在總算"解脫",熬過了痛苦的階段,雖不至于到全無遺憾的地步,但至少,他學會了"接受自己"。

回顧自己的"同志路",他說,從六七歲開始就知道自己喜歡男生,知道男性的身體比較吸引他。印象中,他還會留意班主任的身體,會很欣賞甚至想去觸碰他。

直至發育成長約十四五歲,他的性幻想對象,一直都是男性。他說:"若一是異性戀,十是同性戀,我至少有九了。"

他,17 歲失身給一位同性,他坦承,自己最初也無法接受,覺得自己很變態,是一種很不正常的心理。"記得第一次和同性發生關係,過程中雖然感覺享 受,但之后卻充滿罪惡感,甚至很慎重地跟對方說,彼此不能再犯這個錯誤。"但之后,事情還是繼續發生,他形容,這好比貓喜歡吃魚,是一種天性。

但畢竟身處這個傳統之地,大家始終視它為一種禁忌,漸漸地,變成了自己也會排斥自己。所以在這段壓抑期間,他也嘗試結交女朋友,當然,沒有一個成功的。"一只貓嘗過魚腥后,當它愛上魚的味道,你覺得它會忘記那味道嗎?"

23歲,Adrian第一次跟大學同學戀愛,那時他變得義無反顧,盡情投入感情中,但維持了幾個月,這段感情卻因對方劈腿而結束了。

 

海外輔導員比較開明

之 后的Adrian很憂鬱,一方面覺得被拋棄,另一方面,還在陷入同性戀心態的矛盾 痛苦之中。未幾,他到英國工作,並繼續尋找心理輔導師開解。他 說,本地輔導員多是扮演"聆聽者"角色,但在國外,輔導員的出發點則是要你"接受自己"。"在西方是很尊重個人的選擇,外人不便去判斷。"他自覺很幸運, 因為在他最痛苦、失落的時候,得到了心理上的輔助,而同時間,輔導師也教會他如何接受自己。

對他而言,"接受自己"是一個不知不覺的過程。最初在國外,他的社交圈子不大,也不會跟同鄉友人說"出柜",免得被看不起。后來轉到大城市居住,圈子擴大了,朋友圈也多是同志,這反而讓一切"自然化",雖不至于逢人就向對方出柜,但至少心理上已沒以前那么介懷。

"對我來說,接受自己是一生都在進行的過程,因為到了今天,當夜深人靜獨處的時候,自己偶爾還會反問,為什么自己要非主流?當然,那樣的次數是越來越少,但它卻未完全消除。"

"同志"這條路並不易行,始終是非主流,亦要面對社會的眼光。"在西方,同志有他們生存的空間,法律上的認同和保護,所以我不能Expect more(預期更多)……其實最終的接受和'自然化'都是自己,這是最重要的一環。你若無法接受自己,就算有法律的保護,你還是不會活得開心自在。"

訪問中,Adrian用了一個挺妙的比喻:"如果在一個森林里中箭,你要先止血,還是去尋找箭的來源?我舉這個例子是想要讓大家知道,不管你的性 取向是如何,如果你將它看成是一個問題,那就是一個問題。"所以,不管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,其實兩者都有他苦的一面,一邊被歧視,生活當然不好過;一邊無 法杜絕它,也很難過。

"那何苦呢?所以我採取的方式是,不管那支箭從哪里射來,我都不理了,因為我當下要著手處理的是先'止血',接受自己的不同,然后,我也希望外界可以用一種比較慈悲的心態,去對待不同的人,那這世界會和平一些。"

 

如果你恨我那是你的問題…

關于本地對同性戀者的認識,Adrian認為"很膚淺"。"我會覺得一些人在發表言論時,一方面覺得這個社群受壓力,另一方面又無法'正常化'去看待整件事,說新聞出來會'誤導'人,或間接'鼓勵'更多同志出柜,兩者間其實已產生矛盾。"

在西方國家,一般上當一個同志出柜之后,無論你身邊的人接不接受,但至少他們會較顧及別人的感受,不會當面問你"是不是",而這就是大環境和文化的問題。

他笑言,有次回馬,他姐姐的一位女友人,突然跑來跟他說:"你不用理會人家怎么想,你想過什么樣的生活就去過吧,你明白我的意思吧?這件事沒有對與錯……"

"若不是她主動,我不會選擇向她出柜,所以她這么一問,我反而覺得對方沒什么禮貌,她讓我感覺不舒服。"也許,這就是東西方不同的地方。

但無可否認,他說,不論身處哪方,在看過自己和身邊很多人的經歷后,他領悟到很多顧慮都是來自于自己,是屬于自己內在的一種"恐同"現象。

所以他一再強調,同性戀一定要"接受自己"。他說自己從一位國外友人的一席話得到一些體會。"他說:I am sorry you hate, obviously, I don't care, you know why, because I don't hate myself, if you hate me, you have the problem, not me.(對不起,讓你恨我,但很明顯,我並不在乎,你知道為什么嗎?因為我並不痛恨自己,如果你恨我,那是你的問題,不是我……透過這番話,如果可以做到 接受自己,那就是第一步。"

問Adrian,他現在是怎么看待同性相戀這件事?"我會說,這不是一種病態,而是一種生態、一種生物的現象。生物本就分很多種類,不論接受與否,它都一定會存在的……簡單來說,有人喜歡吃榴槤,有人不喜歡,就是這樣。"

他 覺得同性戀這件事可以是先天,也可以是后天。無論如何,他覺得,社會應該要有仁愛和慈悲,就好像對一個智障或身體有缺陷的人,那種憐憫之心,因 為同性戀者本身,就因為不是主流,所以將會面對很多壓力和遺憾。 "為什么大眾可以接受殘障人士?因為他也是人,他也有權利在社會上生存,受到別人的尊 重、認同。同樣地,同性戀者也可以選擇過他要過的生活,因為,他並沒有傷害別人,所以我覺得兩者是同一個道理。"

 

平等社會每個人都有人權

很多本地人,或者說東方人對同性戀這方面的觀念依然很模糊,甚至把這類性傾向看作為"變態"的一種。當然,在西方未必人人都能接受,但至少在政府、法律制定上面是認同,而且不帶歧視眼光。

目前全世界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,就有荷蘭、加拿大、比利時、西班牙、挪威、南非、瑞典、冰島、阿根廷、葡萄牙。而美國則還是特定地區受承認。

就算有些歐洲國家如英國、法國、德國、瑞士等歐盟國家,並未承認同性婚姻,但卻透過另一個"公民伴侶關係"(Civil Partnership)法案,即是"同性二人之間一种特殊的共同生活關係",讓他們一起合法生活,並盡可能給予他們和異性婚姻一樣的保障。

在西方,性傾向是其中一個大課題。"每個人都是人,不論是什么膚色、階級、年齡、性別等,大家都是邁向一個平等的社會,每個人都要有人權。"舉個 例子,像在加拿大,至少是安大略省大學里的教育系,其招生條件之一,就是讓少數民族和"邊緣人"獲得優先權,當中包括殘障人士、同性戀等,他們的人權皆被 保護,在那里"恐同"心態是不被接受的。

 

男女同志命運大不同!

站在同性戀者的角度,一般人之所以對同性戀者產生誤解,不是沒有原因的,尤其是男同志。"我是覺得男同志和女同志的命運是不同的,試想,若那天在柔佛結婚的是一對男同志,你覺得事情會變得更轟動嗎?"

他覺得,一般人會有錯誤的觀念,總是很容易將"戀童癖",跟男同志聯想在一起。此外,他亦認為男同性戀患愛滋病的數據,亦是一個很大的殺傷力。

"無可否認,男同性戀的濫交現象比較嚴重,他們比較重'性',同時也比較隨便,這個我是認同的。所以從中會造成外界對同性戀的負面印象。"

而有一部分男同志也比較"女性化",而一大部分女同志亦比較"男性化",但女性男性化反而不會太"礙眼",但若是男性女性化,看起來或許就是一種羞辱,這無形中也會讓主流社會很抗拒。

你未必要認同 但請不要歧視!

 

何謂同性戀?

同性戀或同性愛(Homosexuality,Gay"男性",Lesbian"女性")是一種性取向,指同性之間產生愛慕或性吸引,有時,同性戀也用以指"同性性行為",而不論參與者的性傾向如何,或是否有情感上的持久吸引。


同志疑雲,遮不掉星光燦爛

才華就是才華!

整理:朱燕芬


一些人一些事,不說出來不代表沒有。其實不管什麼人、什麼行業、什麼職業、什麼地位,都有同志圈的存在……

相 信很多人都知道,在娛樂界、藝術界、文化界里,都存在滿多同志,在西洋演藝圈公開出 柜的名人有很多,信手拈來就有樂壇長青樹艾頓莊(Elton John)、美國著名脫口秀主持人艾倫德傑尼勒斯(Ellen DeGeneres)、80年代曾迷死萬千少女的前組合"Wham"主音佐治麥可(George Michael)、佐治童子(Boy George)、琳賽羅涵(Lindsay Lohan)等等,甚至性感女神安芝蓮娜祖莉(Angelina Jolie)亦曾"男女通殺"!

至于中、港、台,有勇氣出柜的藝人著實並不多,而最轟動一時的,就是已故"哥哥"張國榮、導演關錦鵬以及台灣名嘴蔡康永。

不過在港台,被指"疑似"同志的例子卻很多,包括容祖兒和何韻詩、張敬軒和關智斌、俞琤和何超瓊、蘇絲黃和金燕鈴,另外還有林保怡、王喜、蔡一傑、黃耀明、俞琤、金城武等等。

 

女同志中的"阿嘉莎姬絲蒂"

2005 年,李安導演拍攝了改編自安妮普露(Annie Proulx)的同名短篇小說《斷背山》。這部描述個兩個男人之間情愛與性愛複雜關係的片子,不只讓李安奪得奧斯卡"最佳導演",《斷》片的大熱,更間接 為男同性戀者帶來鼓舞,趁熱潮打破"只可意會不可言傳"的禁忌,表明了自己的身分。

除了電影,在一些文學作品上,亦有觸及同性戀角色。舉個例子,偵探小說家艾倫哈特(Ellen Hart)。艾倫哈特被人稱為女同性戀者世界中的"阿嘉莎姬絲蒂"(Agatha Christie,英國著名偵探小說家)。

艾倫哈特的作品以《珍洛麗斯》系列(Jane Lawless)最為知名,從1989年的《Hallowed Murder》到2005年的《The Iron Girl》,《珍洛麗斯》系列小說共出版了十三部,這系列更曾獲"蘭姆達最佳女同性戀偵探小說獎"(Lambda Literary Award for Best Lesbian Mystery),以及多次獲得各類小說獎。另外,從1994年到2005年,艾倫哈特亦出版了八部《索菲格林薇》(Sophie Greenway)系列小說。

艾倫哈特本身是同性戀者,其小說女主角中也包括同性戀者,只是她的小說都以犯罪、偵探為題材,同性戀者只是故事中的某個人物。而她在作品中,改變了以往許多偵探小說,把同性戀者僅作為罪犯或被害者角色來對待的"命運",反而讓讀者看到一個平凡且有生命力的同性戀者形象。

你未必要認同 但請不要歧視!

 

何謂恐同症?

恐 同症(Homophobia),就是對同性戀抱持偏見、歧視,厭惡同性戀的的一種心理。1972年,美國心理學家,也是同性戀者的佐治韋柏 (George Weinberg)于《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》一書中,定義恐同症為"畏懼跟同性戀沾上關係"。其實恐同症並不僅發生于異性戀者身上,為掩飾自己的性傾向,它也可能會出現在同性 戀者身上。

由于世界衛生組織(WHO)在1990年5月17日,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, 于是法國學者路易佐治汀(Louis-Georges Tin)在巴黎就發起了一個組織,並將每年的5月17日訂為"國際不再恐同日"(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 and Transphobia,簡稱IDAHO),以降低對同性戀的歧視。

 

同場加映

人心都有一座斷背山

記者:朱燕芬

李安曾說過:"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。"問題在于,當事人能否拋下心理包袱,活出自我。這句話,感覺上相當"深奧"。

上網查了一下,有人發表說,這"斷背山"指的是"每個人心里面都有不為人所知,甚至不為自己所知的陰暗面",或"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隱晦,不希望別人知道的一面",亦有人解讀為"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在某種環境下無法抑制的真情流露,最純潔的愛情"。

隨著社會日趨開放,越來越多同志比較放膽面對自己的愛情生活,周末到同志夜店消遣,也沒有以往的避諱。

不可否認,在不同的生活與工作環境,會直接影響一個人對同性戀的看法。接受與否,都是無法強逼的。但除了性取向之外,他們基本上跟"一般人"沒有分別,同樣為生活打拼,甚至很多同性戀者都是專業人士,包括醫生、律師等等。

就我個人而言,我並不排斥跟同志交朋友(只要不要對我有非分之想就好),但我必須承認,我比較受不了那些舉手投足都刻意很"Sotong"(陰柔、嬌嗲、女性化)或刻意扮"Man"的同志。不刻意,就不會讓人覺得不舒服,相處起來,自然更和諧,不是嗎?

没有评论: